中阿、中伊達成一致!人民幣貿易結算再添兩國!超5000億外貿市場,或將不受匯率影響!
全球各國應防止美國通過貨幣放水和美元貶值在全球“剪羊毛”。面對美元不負責任的超發,各國應減持美元資產,反抗美元霸權。可以說,由于美元的信用不斷被透支,全球多國已經陸續開始了“去美元化”的進程,而在外匯儲備中減少對美元的持有也是其中方法之一。
美元全球外匯儲備占比大跌30%!
據4月1日最新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所占份額已降至近25年(199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具體來看,美元在外匯儲備中占據的份額為59%,已連續三個季度下降;相比之下在1977年至1991年期間,美元資產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一度高達85%,相比之下如今跌幅達到約30%。
全球外匯儲備是各國央行以不同貨幣持有的資產,在該份報告中,非美元貨幣的占比有所上升,其中歐元的占比升至21.2%,為2014年以來最高水平。與此同時,人民幣儲備規模也在持續攀升。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人民幣外匯儲備總額為2675.2億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占比升至2.25%,連續四個季度增長。
全球29國外貿結算使用人民幣!
近日我國同伊朗簽署25年合作協議,規定雙方石油貿易使用人民幣結算。之后,我國又同阿聯酋達成更多使用本幣結算協議,雙方在石油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我國在同其他國家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既有利于降低被美國制裁的風險,同時也有利于人民幣走向國際化。
目前使用人民幣結算石油貿易的國家除了伊朗和阿聯酋以外,還有俄羅斯。中俄貿易使用美元結算的比重已經從2015年的9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0%,未來還將擴大本幣結算,實際上這就是“去美元化”。事實上,在美元地位“搖搖欲墜”之際,越來越多的國家也加入了“去美元化”的潮流。相關媒體統計,截至目前,德國、英國、日本、越南、新加坡、加拿大等至少53國已開始以不同的方式去美元中心化,主要方式有擴大本幣結算、減少使用美元資產、優化外匯儲備結構、增加黃金儲備等。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穩步發展,各貿易伙伴在與我國進行貿易結算時還可能會增加對人民幣的持有。統計數據顯示,當前俄羅斯、伊朗、土耳其和委內瑞拉等29國,已經逐漸在貿易結算或投資中轉向使用人民幣。
超5000億紡織市場或將不受匯率影響
從事外貿行業不僅僅要關注自己的產品、客戶,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匯率變化。我們的紡織行業也不例外,并且紡織訂單的特殊性,這種影響很明顯。因為面料訂單的報價到最終收款期間時間往往都在3個月以上,這么長的時間內,匯率的變化也很難判斷的。
去年9月初,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在破7的邊緣瘋狂試探,11月17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5762元,較上一交易日上升286基點,升到了6.5元時代。短短兩個多月時間,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發生了巨大變化,大量紡織外貿企業遭受了巨大損失。但如果我們能夠直接用人民幣結算,就可以避免這方面的風險。
在與我國貿易中可以使用人民幣的29個國家中,越南、哈薩克斯坦、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阿根廷、土耳其、巴基斯坦、俄羅斯、新加坡、英國、加拿大、德國,這13個國家2020年從我國進口各類紡織品超過5200億人民幣。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所有國內從事紡織外貿的企業中都或多或少有來自這些國家的客戶訂單。隨著這些國家逐漸在貿易結算中使用人民幣,我們的紡織訂單也終有一天可以自由地使用人民幣結算。
隨著全球“去美元化”進程的推進,石油美元的全球霸權地位遲早會旁落。當然,面對美元霸權地位的旁落,美國勢必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拯救,在這一過程中很有可能像基辛格預測的那樣,沖突一個接著一個,遲早有失控的時候,所以他建議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崛起的現實,盡快與中國就新的國際秩序達成諒解,以維持世界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