繃縫機剪線機構調試維修技巧
隨著服裝款式的不斷推陳出新,三針五線繃縫機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三針五線繃縫機從外形上分為平臺式和筒式(圖1)兩種,平臺式又分為大平臺(圖2)與小方頭(圖3)及細嘴型(圖4)這幾種。
伴隨著機電一體化的全面普及,現今的繃縫機都具備自動剪線功能,本文結合自己在實踐中所遇到的具體問題以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720橫筒型高速三針繃縫機為例就自動剪線機構的一些調試維修技巧談一點心得體會,希望能給初接觸此類機型的同行帶來一些幫助。
以下所述調試皆以刀片鋒利為前提,判斷刀片是否鋒利,只需把一段線放入活動刀口內,用手推拉連桿,使動刀與定刀吻合,只要能切斷,說明刀口是鋒利的,在刀口鋒利的情況下遇到剪線不良時,就要重點檢查剪線機構的機械安裝位置。
檢查切刀運動是否正常,首先用手推動切刀驅動連桿,觀察動刀開始向左出刀時是否剛好位于下彎針的右側(圖5),這個時間點可以通過固定刀托架止板(圖6)來調整,如果出刀太早則機針線頭會太長,出刀太遲則底線夾線簧片會碰撞到彎針上。還要注意活動刀尖約位于彎針寬度中心,即前后1/2位置,這個位置可以通過兩個切刀引導搖臂偏心(圖7)結合起來調整,一般右邊偏心輪上的記號處于3點鐘方向時比較正常。
然后再觀察動刀移動至左定點時,動刀的右邊刀口是否超出左機針中心大約1~1.5mm(圖8),如果沒有超出則勾不到針線,超出太多則切線慢、不穩定,這個問題可以通過連接塊上的調節螺釘來調整(圖9)。
圖8
最后觀察動刀與定刀返回至最右邊原點時,動刀的右刀尖是否與定刀前端對齊,動刀的左刀尖與定刀的前端咬合度是否為1mm 左右(圖10),這個調整比較簡單,只需放松定刀緊固螺釘即可,在實際使用中,如果兩個偏心輪螺釘邊緣積攢了垃圾,也會影響原點時動刀與定刀的咬合度及動刀的出刀行程,務必要注意這個細節。
一般在實際維修中務必要重視動刀出刀時的運動軌跡,如果動刀尖從彎針的尾部開始向左移動至左死點時的軌跡與彎針是平行的,動刀尖剛好從3個機針線環的中間穿過(圖11)則剪線效果好,如果不是沿著彎針背部的軌跡出刀,則剪線穩定性不佳,正確的動刀運動軌跡要通過上面所提到過的兩個偏心輪及一個止動塊相互配合調節來達到理想的狀態,當遇到只切斷機針線不切斷底線時,往往都是動刀太靠近操作者一側造成的,反之如果偏向另一側就會出現只切斷底線切不斷機針線的情況。理想的剪線效果是機針孔上遺留的線頭在起縫時面料表面既不留有線尾巴又能形成正常的線跡,線頭的長短可以通過松線量及打線量來調節,這個比較簡單。
圖11
至于繃針線的剪切比較容易觀察調整,這里不加累述,最后要提一下筆者曾經遇到過的一種現象:在進行雙針作業使用撥線裝置(圖12)的情形下,有時會發現剪線不良,但如果關閉撥線裝置則剪線正常,這時只需要調整電控里的撥線動作時間參數,而無須作任何機械上的調節。不知誰說過:修機容易修刀難。對于自動剪線型繃縫機而言,其實只要弄清楚剪線過程的來龍去脈,任何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