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推進重點領域標準建設 縫制機械吹響十四五沖鋒號
縫制機械是為紡織服裝、鞋帽、軟體家具制造等提供縫紉、刺繡、裁剪、熨燙等專用設備的基礎裝備?!笆濉逼陂g,第六屆全國縫制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縫紉機械標委會)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等主管部門的管理和指導下,積極推進標準化建設,努力構建科學有效的標準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斷完善與行業發展相適應的技術標準體系,順利、圓滿地完成了主管部門下達的各項標準工作任務,為推動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和標準化工作水平地不斷提高作出了積極貢獻。
> 優化完善標準體系 加強標準制修訂工作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縫制機械生產和應用國家,縫制機械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標準的引領和支撐。為了適應縫制機械行業快速發展對推動產品結構調整的迫切需求,縫制機械標委會于 2016年編制了“十三五”行業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工程方案,行業標準體系總數從“十二五”末標準體系總數208項調整補充為258項,擬制修訂標準數量為61項。并在同期對現行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及制修訂計劃項目開展了集中復審工作,共修訂12項標準,廢止37項標準,進一步優化完善了本行業標準體系。2016年~2020年縫制機械標委會加快了技術標準的制修訂步伐,完成并發布了1項國家標準、1項國家標準外文版和39項行業標準,較大程度地改善了以往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滯后行業技術和產品快速發展的狀況,基本滿足了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企業技術進步、規范市場秩序、提高產品質量等方面的需要。
在標準制定過程中,縫紉機械標委會采用國家縫紉機檢測中心第三方集中驗證的方式,開展了覆蓋全行業的標準驗證工作。并在驗證工作基礎上,對標準項目設置、項目參數、項目試驗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行了修改,提高了標準項目內容的針對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升了縫紉機械領域標準化工作的質量水平。
> 建設標準網上信息平臺 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務
為進一步提升行業標準化工作水平,充分發揮標準對行業科技創新和產品質量提升的支撐作用,縫紉機械標委會利用《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和《中外縫制設備》網站建立了標準網上查詢平臺,標準網上查詢平臺為行業內企業和下游行業提供了現行有效的標準查詢和瀏覽服務,對新發布的縫制機械行業標準進行及時更新,為行業和企業標準化工作提供高效、便捷、準確的標準信息服務。
在建設標準網上信息平臺的同時,縫紉機械標委會不斷加強行業標準化宣貫力度,編輯印刷了《中國縫制機械標準手冊(工業縫制機械集 2018版)》,收錄了從2015年~2018年期間發布的30項縫制機械行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為行業內的專業技術人員在產品開發、質量提升、產品檢測等工作和為制定團體標準或企業標準提供指導和幫助。
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行業標準化專業人才隊伍,加強行業標準化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儲備,縫紉機械標委會積極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解讀培訓、術語標準制定規范培訓、標準化工作培訓和國際標準化工作培訓,進一步規范了行業標準制修訂工作,提高和促進標準編寫水平。
> 促進重點領域標準建設 規劃十四五發展目標
2021年是標準化工作全面邁向“十四五”新征程、新階段的起步之年,3月31日,第七屆全國縫制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52)成立大會暨七屆一次全體會議召開,新一屆縫紉機械標委會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面向“十四五”開展各項工作。今后五年縫制機械標委會將完成制定30項以上行業急需基礎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規范類標準,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明顯縮?。煌瓿尚乱惠啲F行標準體系的梳理和優化,基本建立較為以數字化、智能化為特征的縫制標準體系;主導制定國際標準1~2項。
近年來,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持續融入,全球縫制機械產品整體均處于由自動化向智能化轉型的關鍵階段。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縫制機械深度融合,逐步實現縫制機械設計、制造及服務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實現縫制機械行業整體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新一屆縫制機械標委會將聚焦行業需求,加強標準有效供給,行業基礎共性標準領域將在基礎通用標準、檢測評價標準、安全標準、服務標準等方面開展工作,關鍵產品及技術標準領域將在總體規劃和仿真設計、系統及數據接口標準、數字化設計標準、關鍵工藝標準、重點產品及技術標準等方面開展工作。
同時,新一屆縫制機械標委會將從加強發展規劃,研究并動態調整行業各領域及各企業的發展目標及計劃;持續融合創新,積極開展技術對標和應用創新,保持標準體系的動態更新;統籌協調,整合資源,切實發揮平臺職能,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強標準化宣貫,以重點標準宣貫、質量提升、企業標準領跑者計劃等專項活動的形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積極開展標準人才規劃,進一步壯大行業科技創新協同體系,制定并實施各類專項知識更新工程及人才培養/引進計劃;強化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推進國際標準立項及制修訂等方面重點開展工作。
圍繞“十四五”期間標準化工作,新一屆縫紉機械標委會將肩負起歷史責任,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國輕工業聯合聯的布置和要求,做好標準化工作,真正用高質量的標準來支撐行業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依托協會及標委會平臺,繼續深入交流,增強協作,共同努力為行業進一步夯實強國基礎,做出標委會應有的貢獻。
> 優化完善標準體系 加強標準制修訂工作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縫制機械生產和應用國家,縫制機械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標準的引領和支撐。為了適應縫制機械行業快速發展對推動產品結構調整的迫切需求,縫制機械標委會于 2016年編制了“十三五”行業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工程方案,行業標準體系總數從“十二五”末標準體系總數208項調整補充為258項,擬制修訂標準數量為61項。并在同期對現行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及制修訂計劃項目開展了集中復審工作,共修訂12項標準,廢止37項標準,進一步優化完善了本行業標準體系。2016年~2020年縫制機械標委會加快了技術標準的制修訂步伐,完成并發布了1項國家標準、1項國家標準外文版和39項行業標準,較大程度地改善了以往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滯后行業技術和產品快速發展的狀況,基本滿足了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企業技術進步、規范市場秩序、提高產品質量等方面的需要。
在標準制定過程中,縫紉機械標委會采用國家縫紉機檢測中心第三方集中驗證的方式,開展了覆蓋全行業的標準驗證工作。并在驗證工作基礎上,對標準項目設置、項目參數、項目試驗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行了修改,提高了標準項目內容的針對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升了縫紉機械領域標準化工作的質量水平。
> 建設標準網上信息平臺 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務
為進一步提升行業標準化工作水平,充分發揮標準對行業科技創新和產品質量提升的支撐作用,縫紉機械標委會利用《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和《中外縫制設備》網站建立了標準網上查詢平臺,標準網上查詢平臺為行業內企業和下游行業提供了現行有效的標準查詢和瀏覽服務,對新發布的縫制機械行業標準進行及時更新,為行業和企業標準化工作提供高效、便捷、準確的標準信息服務。
在建設標準網上信息平臺的同時,縫紉機械標委會不斷加強行業標準化宣貫力度,編輯印刷了《中國縫制機械標準手冊(工業縫制機械集 2018版)》,收錄了從2015年~2018年期間發布的30項縫制機械行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為行業內的專業技術人員在產品開發、質量提升、產品檢測等工作和為制定團體標準或企業標準提供指導和幫助。
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行業標準化專業人才隊伍,加強行業標準化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儲備,縫紉機械標委會積極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解讀培訓、術語標準制定規范培訓、標準化工作培訓和國際標準化工作培訓,進一步規范了行業標準制修訂工作,提高和促進標準編寫水平。
> 促進重點領域標準建設 規劃十四五發展目標
2021年是標準化工作全面邁向“十四五”新征程、新階段的起步之年,3月31日,第七屆全國縫制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52)成立大會暨七屆一次全體會議召開,新一屆縫紉機械標委會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面向“十四五”開展各項工作。今后五年縫制機械標委會將完成制定30項以上行業急需基礎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規范類標準,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明顯縮?。煌瓿尚乱惠啲F行標準體系的梳理和優化,基本建立較為以數字化、智能化為特征的縫制標準體系;主導制定國際標準1~2項。
近年來,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持續融入,全球縫制機械產品整體均處于由自動化向智能化轉型的關鍵階段。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縫制機械深度融合,逐步實現縫制機械設計、制造及服務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實現縫制機械行業整體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新一屆縫制機械標委會將聚焦行業需求,加強標準有效供給,行業基礎共性標準領域將在基礎通用標準、檢測評價標準、安全標準、服務標準等方面開展工作,關鍵產品及技術標準領域將在總體規劃和仿真設計、系統及數據接口標準、數字化設計標準、關鍵工藝標準、重點產品及技術標準等方面開展工作。
同時,新一屆縫制機械標委會將從加強發展規劃,研究并動態調整行業各領域及各企業的發展目標及計劃;持續融合創新,積極開展技術對標和應用創新,保持標準體系的動態更新;統籌協調,整合資源,切實發揮平臺職能,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強標準化宣貫,以重點標準宣貫、質量提升、企業標準領跑者計劃等專項活動的形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積極開展標準人才規劃,進一步壯大行業科技創新協同體系,制定并實施各類專項知識更新工程及人才培養/引進計劃;強化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推進國際標準立項及制修訂等方面重點開展工作。
圍繞“十四五”期間標準化工作,新一屆縫紉機械標委會將肩負起歷史責任,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國輕工業聯合聯的布置和要求,做好標準化工作,真正用高質量的標準來支撐行業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依托協會及標委會平臺,繼續深入交流,增強協作,共同努力為行業進一步夯實強國基礎,做出標委會應有的貢獻。
文章來源:《輕工標準與質量》2021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