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增長之后,孟加拉成衣行業何去何從
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孟加拉成衣行業在工廠安全及價值鏈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在全球服裝采購市場上重拾以往的吸引力,迎來了十年的快速增長。成衣出口量翻了一番,國際市場份額也從4.7%增長到6.7%。
過去十年,孟加拉成衣行業通過產品多樣化、拓展客戶源、提升供應商及勞動力素質、增強合規性和可持續性,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其中,開拓國際市場、追求產品升級和高附加值服務尤為重要。孟加拉成衣行業積極拓展國外市場,提升了自身應對風險的能力,增強了適應時裝行業需求多變的本領。孟加拉成衣主要出口市場是歐洲各國,占比62%,其次是美國,占比18%。傳統服裝零售市場增速平緩,但非傳統市場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歐盟最惠貿易協定放寬了產地要求,使得孟加拉能夠使用進口材料,積極探索合成纖維、制造工藝更為復雜的產品,促進了供應鏈的垂直合并。如今,越來越多的供貨商把交貨期縮短到了90天以內。
2020年,全球疫情導致訂單縮減、付款延期等,孟加拉工人的生計受到威脅。諸多規模較小、資金不足的工廠紛紛倒閉,孟加拉成衣出口量暴跌17%,損失高達50多億美元。
盡管研究表明孟加拉是全球最有吸引力的采購市場,但緊隨其后的越南近些年來更受美國企業青睞。歐盟及美國進口數據顯示,越南極有可能超過孟加拉,成為中國之后,全世界第二大服裝出口國。
孟加拉成衣行業依然是歐洲時裝產業的主要采購來源,并且市場份額逐年提升,但這種勢頭并不長久。2020年8月歐盟和越南簽訂的最惠貿易協定很可能促使越南服裝出口量趕超孟加拉。越南對美服裝出口量已經超過孟加拉成衣行業,越南對美出口值是孟加拉對美出口值的2.5倍。中國失去部分美國訂單,越南將會是最大受益者。
孟加拉成衣行業發展也不均衡。頭部企業富于企業家精神、長于戰略管理,在提升生產力、數字化、自動化及可持續性方面也毫不吝惜資金,企業的運營也完全符合國際最佳慣例。相比之下,絕大多數的小企業缺乏資金、管理不善,受疫情沖擊也最嚴重。所幸的是,國際服裝品牌及零售商與孟加拉供貨商達成合作,幫助這些小企業提升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
孟加拉成衣行業還面臨著員工素質方面的難題,技能提升和職業發展方面進展緩慢,新冠疫情讓服裝工人的處境更加艱難。
另外,基礎設施也是孟加拉成衣行業面臨的難題,亟需增加在交通運輸、能源、數字化等方面的投入。根據世界銀行物流成效指數,孟加拉排名從79跌落到100,相比之下,越南則從53提升至39。
孟加拉具備成為全球最大成衣制造地的各項條件,但其服裝行業在某些方面需要采取決定性的措施,需要適應沒有最惠貿易待遇時的競爭、傳統市場訂單縮減,需要從需求驅動轉型為更加可持續的采購模式。另外,還會面臨監管方面的壓力,尤其是歐盟方面的監管。
孟加拉成衣行業過去十年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如今面臨著新冠疫情、服裝采購市場變幻不定等一系列的挑戰,孟加拉供貨商需要增強研發和創新能力,驅動產品升級和多樣化,實現可持續發展,成衣行業必須與制造商、國際買家、從業者、政府等通力合作,推動全面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