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黑頭家用機產業發展現狀
而印度由于經濟發展落后,工業基礎薄弱,多年來工業縫紉機發展一直受限,但由于國內對黑頭家用機需求極大,當今仍保留著完整的、具有較大規模的黑頭家用機產業制造及配套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和了解,當前全球黑頭家用機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中國的縉云地區和印度的盧迪亞納地區,兩國約占全球黑頭家用機總產量的95%以上。其中,印度各類黑頭家用機年產量約有800萬臺左右,約占全球黑頭家用機總產量的75%,其88%的黑頭家用機主要為內銷,12%的黑頭家用機出口到巴基斯坦、尼泊爾、阿富汗、伊拉克、加納以及非洲等國家;中國各類黑頭家用機年產量約有250萬臺,約占全球黑頭家用機總產量的23%,幾乎99%的黑頭家用機全部出口海外市場。從當今黑頭家用機產銷規模來看,印度系世界黑頭家用機產銷大國當之無愧。
盧迪亞納是印度最北部旁遮普邦最大的城市,曾兩次被世界銀行評為印度最適合經商的城市。該城市在印度紡織行業占據著主導地位,為數以百萬計的人口提供了就業機會,被譽為“印度的曼徹斯特”。此外,盧迪亞納也是印度最大的黑頭家用縫紉機制造基地。
據不完全統計,旁遮普邦約有大大小小近1500家從事黑頭家用機組裝及零部件制造的中小型和作坊型工廠,其中約1000家分布在盧迪亞納,印度黑頭家用機行業80%的業務源自這里。如印度黑頭機骨干龍頭企業BAINS ALLOYS LIMITED,擁有員工近千人,廠房近3萬平米,具備從機殼翻砂到整機組裝的整套生產工藝和能力,日產能超過2萬臺。
據盧迪亞納縫機裝配經銷協會、盧迪亞納縫機行業協會介紹,近些年來,印度縫機市場受到了來自中國的巨大競爭,中國制造的工業縫紉機、家用縫紉機在印度市場搶占了極大份額。而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為縫機行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拉動了投資,促進了研發,進而使得中國企業的縫機在技術、價格等方面領先于印度同行。而印度的相關政策早已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各項配套設施也無法支撐先進機械零部件的生產,再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一系列原因,印度本土制造的縫機自然就失去了吸引力。
受此沖擊,近年來印度黑頭家用機對非洲、中東及鄰近的阿富汗和巴斯基坦的出口量大幅縮減,黑頭家用機的國際競爭優勢也在逐步喪失。
這種情況下,印度盧迪亞納縫機行業協會及縫機企業紛紛呼吁印度政府采取應對措施,包括批準專項資金,助力行業轉型升級;在盧迪亞納成立研發機構,幫助縫機企業掌握先進的技術;穩定鋼鐵等原材料價格,減免相關稅費等等。
此外,縫機發展俱樂部也極力促成在盧迪亞納建設產業集群。然而,當地企業對這一倡議的反響卻不盡如人意。一方面,政府劃撥的用地離市區太遠,加上土地價格不斷上漲,政府補貼又不到位,絕大多數縫機制造企業出于經濟原因并不愿因搬遷;另外還有一個普遍存在的情況就是這些企業視彼此為主要競爭對手,不愿共處一個園區,這也讓產業集群計劃難以落地。
從當前及未來全球黑頭家用機的發展潛力和競爭格局來看,印度黑頭家用機產業由于具有較大的內需潛力和完整的產業體系,制造手段和質量品牌提升仍有發展空間,加之勞動力資源豐富和制造成本相對低廉,其作為全球黑頭機的產銷基地影響力和競爭力依然不容小覷,黑頭家用機產業在全球的發展仍將會持續較長時間。
但是,隨著發展中國家人民經濟水平的日漸提升,具有較高性價比的工業縫紉機有望不斷替代傳統的黑頭機家用機市場,印度黑頭家用機產業勢必將開啟漫長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之路,是選擇固守家用機產業還是不斷向工業機領域轉型,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信息源自中縫協調研統計和印度時報、商業標準報等印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