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式與鏈式線跡復腰方法的研究
1、鎖式線跡復腰
以筆者公司生產的褲裝為例,其面料成分為100%純棉;面料規格為(32S+32S)×(32S+32S/3);經緯密度為80×60。這種面料又薄又軟,而且腰內還不加襯,復腰難度可想而知,沒有一套有效的方法根本無法生產。
01 成品要求
如圖1所示,左邊為復腰后的反面,要求止口寬度1~2毫米,右邊為復腰后的正面,要求鎖式線跡既不能切住腰同時又不能離腰下止口太遠,應保證在1毫米以內。
圖1
02 工具準備
圖2為NR-31S型單針平縫機右止口復腰壓腳,圖3為小擋塊或定規與頂板的相對位置,圖4為安裝好的實物圖。
圖2
03 設計思路
對于腰面來說,用圖2壓腳中間的“舌頭”卡在腰面與大身之間,保證縫線不上亢,同時切線又不至于離腰面下止口太遠。對于腰里來說,用頂板頂住腰里的縫頭,確保腰里切線不下亢;用小擋塊或定規確保腰里不朝左邊跑太多造成腰里飛邊太大。只有這樣保證了腰面、腰里固定的運行軌道,才能解放縫紉工的雙手,實行“傻瓜式”縫紉,既保證產量又保證質量。
04 使用方法
將腰里按如圖5所示穿過頂板,被小擋塊或定規擋住腰里止口。這樣縫紉時只需看住正面,反面基本不用看,縫紉工縫紉效率大為提高。圖6為縫紉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成品質量。
2、鏈式線跡復腰
筆者公司在生產一款腰面為大身面料,腰里為4厘米寬松緊的褲裝時,因腰里為有彈力的松緊,采用鏈式線跡復腰。由于三針鏈式平縫機的結構與普通平縫機不同,故使用上面的壓腳及工具是無法生產的。用三針鏈式平縫機自配的壓腳因不好加裝“舌頭”也無法使用。
01 成品要求
如圖7所示,左邊為復腰后的正面,要求鏈式線跡既不能切住腰的同時又不能離腰下止口太遠,應保證在1毫米以內,右邊白色線跡為復腰后的反面,要求要切住松緊,但止口寬度僅為1~2毫米。
02 工具準備
圖8為普通雙針機壓腳中間加焊了一個“舌頭”,與圖2壓腳起相同的作用。圖9為兩種壓腳對比。
圖10為電腦雙針機繞底線后的割線器。將割線器連同圖8中的壓腳裝在三針鏈式平縫機上。按圖11中的位置再裝上小擋塊和有機玻璃板。
03 設計思路
對于腰面來說,用有機板可固定腰面的寬度,同時保證腰面平整;用圖8壓腳中間的“舌頭”卡在腰面與大身之間,保證縫線不上亢,同時切線又不至于離腰面下止口太遠。對于腰里來說,用小擋塊確保腰里不朝左邊跑太多而造成松緊飛邊太大。腰面、腰里的寬度都可控制,實現了產量、質量的提升。復完腰后用割線器割斷面底線,簡單、安全、快捷。04 使用方法
將腰面、腰里卡在如圖11所示的裝置中,圖12為正常縫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