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拓美盛共享制造項目入選工信部服務型制造示范公示名單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日前對擬入選第三批服務型制造示范名單進行公示,我行業蘇州澳拓美盛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提出的澳拓美盛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共享制造項目光榮入選。
第三批服務型制造示范遴選工作系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為落實國務院關于發展服務型制造的決策部署,根據《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制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計劃(2019-2022年)》、《關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業態 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有關要求開展的。
本次遴選包括示范企業、示范平臺、示范項目和示范城市,澳拓美盛入選的類別為共享制造示范項目。該類示范項目面向共享制造,圍繞相關產業集群的共性制造需求,建設共享工廠、共性技術中心,為產業集群內企業提供共享物流、倉儲、采銷、人力等服務,促進集群內生產組織效率提升。本批共享制造示范項目共25個。
蘇州澳拓美盛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于2014年成立于江蘇吳江,為幫助輕紡服裝行業企業解決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帶來的轉型難題,近年來公司緊貼行業發展脈搏和市場需求,開創共享模式,探索設立共享智慧工廠。
澳拓美盛董事長周建良表示,該項目是在制帽產業基地李哥莊鎮“澳拓美盛共享智慧工廠”等實踐基礎上提出的。通過多年潛心嘗試,澳拓美盛從生產性租賃服務到生產性支持服務,從未來計劃拓展到研發設計、金融服務以及批發與貿易、經濟代理、貨物運輸倉儲等服務。共享工場可以極大推動制造業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優化資源配置效率,增強傳統產業發展活力,著力打通以生產制造為發端的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共享平臺,通過平臺整合產業鏈上下游的客戶、資金、資源促進整個行業的各項效率和公平有機統一,在產業集群地為服裝生產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生產模式,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集約資源和共享制造。
共享工廠模式給中小微企業轉型提供了新的途徑,將較多的生產環節交由智能工廠進行規模性生產,實現與大企業相同的規模化效應。共享工廠作為新型生產方式,為勞動密集型企業轉型提供了新的路徑,解決了當下中小微企業轉型過程中資金難、技術難、投入難、管理難等諸多問題,也為中國各個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了上升空間。
另悉,本次公示中,無錫市、杭州市、成都市、青島市、寧波市被入選示范城市,上海市浦東新區、煙臺市、重慶市、深圳市被入選示范城市(工業設計特色類)。
第三批服務型制造示范遴選工作系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為落實國務院關于發展服務型制造的決策部署,根據《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制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計劃(2019-2022年)》、《關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業態 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有關要求開展的。
本次遴選包括示范企業、示范平臺、示范項目和示范城市,澳拓美盛入選的類別為共享制造示范項目。該類示范項目面向共享制造,圍繞相關產業集群的共性制造需求,建設共享工廠、共性技術中心,為產業集群內企業提供共享物流、倉儲、采銷、人力等服務,促進集群內生產組織效率提升。本批共享制造示范項目共25個。
擬入選第三批服務型制造示范名單(部分)
(四)共享制造示范項目
李哥莊智慧共享工場
澳拓美盛董事長周建良表示,該項目是在制帽產業基地李哥莊鎮“澳拓美盛共享智慧工廠”等實踐基礎上提出的。通過多年潛心嘗試,澳拓美盛從生產性租賃服務到生產性支持服務,從未來計劃拓展到研發設計、金融服務以及批發與貿易、經濟代理、貨物運輸倉儲等服務。共享工場可以極大推動制造業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優化資源配置效率,增強傳統產業發展活力,著力打通以生產制造為發端的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共享平臺,通過平臺整合產業鏈上下游的客戶、資金、資源促進整個行業的各項效率和公平有機統一,在產業集群地為服裝生產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生產模式,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集約資源和共享制造。
共享工廠模式給中小微企業轉型提供了新的途徑,將較多的生產環節交由智能工廠進行規模性生產,實現與大企業相同的規模化效應。共享工廠作為新型生產方式,為勞動密集型企業轉型提供了新的路徑,解決了當下中小微企業轉型過程中資金難、技術難、投入難、管理難等諸多問題,也為中國各個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了上升空間。
另悉,本次公示中,無錫市、杭州市、成都市、青島市、寧波市被入選示范城市,上海市浦東新區、煙臺市、重慶市、深圳市被入選示范城市(工業設計特色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