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MA觀點:全球縫制機械技術發展趨勢大家談(之四)
本期觀點,來自:
寧波舒普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千
星銳縫紉機(嘉興)有限公司董事長卓瑞榮關注“整體效益”,突破生態模式
寧波舒普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羅千
縫制機械行業已經是充分吸收先進技術的行業,行業對于前沿技術和設計思想有著與下游服裝生產迥然不同的特點,技術設計思想由單一功能實現到自動化,然后到縫制單元,再到全流程整體規劃發生轉變,也逐步向上下游產業擴散。
行業的技術運用,也從機械到機電一體化、到多領域的技術融合,再到與精益生產深度融合,運用場景逐漸多元化,對聲、光、電、視覺、機械手、感應機器、算法、人工智能的運用越來越多在產品中涉及。
中國作為全球主要縫制機械的設計、生產、消費的區域,近些年行業的創新研發水平明顯提升,逐年的量變已經取得了質變,創新的質量已經較高,以前是海外有研發創新的領先,活躍度明顯,但是現在,研發的主投入與活躍度都是在中國,成果也出在中國,行業成員企業交出了比較出色的答卷,所以全球縫制機械行業的創新研發水平,主要看中國,突破性的技術與創新,肯定在未來幾年會在中國出現。
縫制機械行業本身是技術密集型行業,技術更新快,運用多元的特點突出,未來多學科的交叉會是常態,如機械設計、運動控制、IE與AI、精益生產等在產品設計和運用中的考慮會越來越多,對鞋服行業的工藝與生產特點的了解會更專業,設備供應者角色逐步向解決方案提供者轉型趨勢明顯,將來行業企業不僅僅匯集機械設計與運動控制類的人才,還有更多鞋服生產管理行業的人才會匯集到行業,新技術的發展也會打破原來行業服務的界限,如紡織機械、染整、印花、裁剪、縫制、后整、物流等都將成為行業服務類產品的范疇。
可以預判,隨著服裝、鞋子、箱包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企業應對時尚產業的變化,對柔性快返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產業會明顯兩極分化,一類企業會適應大規模生產,一類企業要適應小單快返的要求,企業性質不同,對于設備的需求點會有一些差異,但是,基于原本的需求→生產功能的實現和精益生產的要求,設備應該會更多考慮分層設計,小型企業考慮單機效益,對長久品質會退而求其次,價格要求低;中大型客戶會更關注設備給企業精益生產帶來的整體效益,在效益、質量、低技能化操作要求等要素中謀取自己關注的價值點,因此也就更需要縫制設備企業研發時要重視不同業務和場景的需求,良性的推動行業價值發展。
將來客戶對于整體效益的關注會成為需求趨勢,我們國家層面的戰略也是在推動制造升級,國家智能制造2025就是將大家的目標統一起來,力量集中起來,推動制造業升級。行業本身,包括下游用戶行業,都需要在這個大趨勢中找到相應的位置,貢獻力量。
未來對整體的智能制造全流程設計會成為趨勢(尤其是基于各個流程之間的銜接和算法、利用算法數據結果作出的輔助調度與調整將成為關注的焦點),設備本身的單機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現在大家都有共識,也都做出來一些成績,基于系統的全流程智能化等還有空間,甚至會主導和引導下游企業的上下游模式改變。
舒普就是在做這樣的事情,將突破行業生態模式。在智能制造領域作出新文章。將圍繞自己服務客戶的特點,為客戶提供整體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全流程工藝的價值改善,將自己的產品與服務嵌入客戶的經營與運營中區,賦能客戶提升價值創造,實現與客戶的共同發展,實現自己設定的突破行業生態模式的使命。
針織設備將加速由自動化向智能化發展
星銳縫紉機(嘉興)有限公司 董事長 卓瑞榮
未來,全球縫制機械的產業基地,必定是在中國大陸,我對此持有堅定信心,并將持續進行投入和努力。作為專注在針織設備領域的生產企業,星銳將在三年內,成立針織自動化研發中心,自主研發一機多用的自動化設備,并將不斷開發各工序的自動化設備,組成流水生產線來完成服裝生產需求。
近年來,越來越多行業同仁,關注到針織設備領域并加快、加大了繃縫機的研發和生產。一方面,從市場端看,針織服裝占比逐年提升,已替代梭織服裝成為主流;另一方面,行業整體創新能力逐步增強、設備品質穩步提升,具備了在針織設備領域深耕的能力。
但應看到,針織布料四面伸縮的特性,相比梭織難度更大,所以,針織自動化的投入,不是簡單技術投入,而是需要巨大人力和財力作為后盾,需要卓越的設計團隊、優質的零件供應體系、強有力的銷售和服務隊伍、強大的代理商團隊等,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唯有做足充分的準備才能做出最好的自動化產品。
縫紉設備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是將傳感系統、影像偵測系統、機械手臂、軟體工程及大數據分析等技術融為一體,并具備自主進行數據換算、研判布料彈性、偵測抓取數據等功能,從而讓機器能自行應對、靈活處理縫制中遇到的問題。從實情況看,目前中國縫紉設備智能化還處于初步階段,絕大多數單機類設備尚停留在簡單動作,更確切的說,目前已經實現了縫紉設備自動化,正在加速向著智能化層面進發。
星銳深知縫制設備是未來自動化工廠中最重要的基礎部分,因此從2018年就開始著手針織自動化機頭的準備工作。這幾年,我們的主要機型均已升級為機電一體化、全系機型導入陶瓷過線機構、增設前后護針機構、三重套強制給油機構等創新設計,讓機頭完全可以滿足自動化設備的高品質要求。
預計在2023年之前,我們將成立針織自動化研發中心,這里將誕生第一臺圍繞針織袖口、接口、拼口、下擺縫等多功能(一機多用)的自動化設備,設計更簡約、結構更合理,功能更強大。未來,我們將不斷開發出各個工序的自動化設備,組成流水生產線來完成所有服裝的工序,有效的減少服裝企業的用工成本,提升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
此外,星銳將不斷嘗試技術創新和銷售創新,力求用類似汽車銷售模式開創出一條獨特的銷售模式,為中國縫制設備行業的發展,探索更多的可行新路徑。
需要額外說明的是,在行業內邁向智能化發展過程中,行業要加大對專利發明者權益的關心和保護力度,尊重知識產權,讓更多制造企業有足夠信心投入到創研上,共同助力中國縫紉機械設備制造硬實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