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領導調研浙江縫機企業
但調研中也發現,隨著疫情不確定因素的增加及發展環境日趨復雜,企業普遍面臨著招工難、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原材料持續高漲等發展瓶頸,而在近期國家雙限雙控政策趨緊之下,企業亟需加快轉型升級,加大技術革新力度,穩健經營、苦練內功,實現疫情新常態下的可持續發展。
”
楊曉京對后疫情時代下,縫企在強基礎、轉方式、調結構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針對企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他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堅定信心,堅持主業不動搖。后疫情時代生產、消費、貿易方式的變化,帶來制造內容、制造形態、制造方式的深刻變革。當前,行業企業困難與機遇同在,挑戰與希望并存,我們要把握新機遇,直面新挑戰,堅持主業不動搖。第二,創新驅動,推動行業持續做精做強。圍繞《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整機企業要堅持走差異化路線,加大投入,創新機制,在專、精、特、新上下功夫,鞏固和提升自身優勢特色;零部件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創新體系,提升產品質量,開展工藝革新,實現高端零件國產化;刺繡機企業堅持科技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發揮資源優勢,鞏固全球刺繡機制造基地的地位。第三,搶占先機,以智能化推進行業供給側改革。縫企要在“新設施、新技術、新應用、新產業”四個方面搶占先機,努力促進智能化牽引創新發展,在滿足客戶需求、提高供給質量、深化改革三個層面,深化推進行業供給側改革。
楊曉京表示,我國已進入“十四五”時期,也是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在奠定強國基礎的起點上開始邁入強國行列的關鍵五年,他希望廣大縫企圍繞“智慧縫制”發展主線,緊抓下游需求,以更強烈的行業責任和擔當,凝聚力量、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為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努力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