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1版)》正式發布
日前,為切實發揮標準對推動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加強標準工作頂層設計,增加標準有效供給,強化標準應用實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組織編制的《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1版)》正式發布。
《指南》提出,到 2023年,制修訂 100 項以上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不斷完善先進適用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加快制定人機協作系統、工藝裝備、檢驗檢測裝備等智能裝備標準,智能工廠設計、集成優化等智能工廠標準,供應鏈協同、供應鏈評估等智慧供應鏈標準,網絡協同制造等智能服務標準,數字孿生、人工智能應用等智能賦能技術標準,工業網絡融合等工業網絡標準,支撐智能制造發展邁上新臺階。到2025年,在數字孿生、數據字典、人機協作、智慧供應鏈、系統可靠性、網絡安全與功能安全等方面形成較為完善的標準簇,逐步構建起適應技術創新趨勢、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
《指南》對智能裝備標準、智能工廠標準、智慧供應鏈標準、智能服務標準、智能賦能技術標準、工業網絡標準等關鍵技術標準進行了明確,對行業應用標準進行了細分。其中,針對紡織行業,要求圍繞非織造、服裝及家紡等領域,制定專用裝備的互聯互通、信息模型、遠程運維技術要求等規范或指南標準;面向輕工皮革、洗滌用品等領域,制定專用工藝裝備互聯互通、在線檢測等標準;面向家具等領域,制定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指南等標準。另外,對建材、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行業也提出了相應的應用指南等標準。
新版《指南》結合我國制造業在轉型升級中的實際需求,圍繞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體現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內容,加強數字孿生、5G、區塊鏈等新技術的融合應用,指導細分行業開展智能制造行業應用標準研制和標準體系建設。
《指南》提出,到 2023年,制修訂 100 項以上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不斷完善先進適用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加快制定人機協作系統、工藝裝備、檢驗檢測裝備等智能裝備標準,智能工廠設計、集成優化等智能工廠標準,供應鏈協同、供應鏈評估等智慧供應鏈標準,網絡協同制造等智能服務標準,數字孿生、人工智能應用等智能賦能技術標準,工業網絡融合等工業網絡標準,支撐智能制造發展邁上新臺階。到2025年,在數字孿生、數據字典、人機協作、智慧供應鏈、系統可靠性、網絡安全與功能安全等方面形成較為完善的標準簇,逐步構建起適應技術創新趨勢、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
《指南》對智能裝備標準、智能工廠標準、智慧供應鏈標準、智能服務標準、智能賦能技術標準、工業網絡標準等關鍵技術標準進行了明確,對行業應用標準進行了細分。其中,針對紡織行業,要求圍繞非織造、服裝及家紡等領域,制定專用裝備的互聯互通、信息模型、遠程運維技術要求等規范或指南標準;面向輕工皮革、洗滌用品等領域,制定專用工藝裝備互聯互通、在線檢測等標準;面向家具等領域,制定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指南等標準。另外,對建材、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行業也提出了相應的應用指南等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