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機MAQI,縫紉機電控調整
近日,全國縫制設備工業信息中心來到位于湖州市吳興區的藤卓公司,對沈斌進行了專訪,聽他講述自己的創業故事、經營理念和發展規劃。
2008年,21歲的沈斌只身一人從家鄉諸暨來到上海,開始艱苦創業。推銷氣動元件是他事業的開端?!懊刻煸缟?點多就起床,背著包擠地鐵,跑業務,現在叫掃街”,沈斌回憶道。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善于思考的特質,成為沈斌日后創辦藤卓并迅速發展壯大的基因。
藤卓總經理 沈斌
遇到富山和吳良杰董事長是沈斌創業初期的第一個關鍵時刻。
他說自己那時候經常往富山公司跑,不管有事沒事,每個月都要跑好幾趟。沈斌勤懇的服務態度引起了吳良杰的注意。
氣動元件小而散,別人都是直接賣散件,而沈斌是將散件組裝成組件后再賣給客戶。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差異化的創新做法,讓他得到了包括富山在內的眾多客戶的好感和認可。
沈斌坦言,自己在認識吳董之前,只是一個純粹的貿易商,還沒有品控概念?!皡嵌瓕ξ艺f,企業經營是要講品質的,還要講管理和戰略”,類似的敦敦教誨讓沈斌受益匪淺,念念不忘。而吳良杰提出的“品質是企業的尊嚴”的理念更是對他日后經營藤卓產生了深刻影響。
沈斌把吳良杰當作自己從事縫制設備零件生產的“領路人”。他說,富山對零配件的品質要求極高,而且他們還會教供應商如何把產品做好,這對他后來創辦工廠、做好品質有很大幫助。此外,作為藤卓的大客戶,杰克股份對縫制設備事業的專注和堅守,也備受沈斌推崇。比如《民企杰克》這本書,他就反復閱讀,從中獲益良多。
2012年,沈斌開始產生自己生產縫紉機氣動元件的念頭。他說客戶采購清單上的供貨方永遠寫著“廠商”的名字,而不是“供應商”。他于是開始醞釀和籌劃自己的工廠,并于當年創辦了藤卓。歷經11年的打拼,藤卓已經從一家小作坊發展成了今天國內縫紉機氣動元件領域最強的企業。2018年,因廠房面積受限,不能滿足企業高速發展的需要,同時鑒于湖州優秀的營商環境,沈斌將藤卓搬到了湖州。
細說經營之道
當初聽說沈斌要辦廠,眾親友都表示不看好。“他們說,按照我的性格和能力,工廠百分百會倒閉!”沈斌調侃自己年輕的時候不務正業,沒有辦實業的經驗,所以親友才會對他沒有信心。結果出人意料。藤卓成立以來的發展成就令人驚訝,公司產值每年保持著百分之四五十的高速增長。業界也紛紛表示看不懂:藤卓怎么發展得這么快?甚至就連沈斌自己都認為藤卓是一個“奇葩”企業。
其實根本沒有什么奇跡,成功從來都不是輕而易舉的。藤卓的成功,離不開沈斌過人的膽識和謀略,以及艱辛的付出。
沈斌認為,藤卓的商業模式和經營模式和他個人的性格有關,是不可復制的。他說自己在戰略定位、人才引進、資金投入等方面的舉措都“相當夸張”。沈斌不是“賭徒”,他對藤卓的大手筆投入是有前提的:假如失敗了,后果是否可以承受?他認為,企業家必須有冒險精神。
藤卓數據看板
除了獨到的戰略眼光和冒險精神,藤卓的成功還離不開沈斌對管理細節的精準把控。他每年都會召集企業各部門負責人對年度銷售目標進行分解:每個行業占比多少,渠道商和電商各占比多少,然后再細分到每個季度、月份占比多少;對企業資源計劃進行分解:這一年要參加哪些展會,資源如何分配,包括人員、資金的配比等;對客戶訂單結構進行分析:按以往的經驗,做每個季度、月份的排產計劃;對產品利潤進行分析:哪些產品盈利,哪些產品虧損,虧損的原因及改進方案。
這樣日復一日、毫不懈怠的耕耘,使藤卓迅速發展成為縫機行業最具規模和實力的零件生產企業之一,成為湖州小微企業的典范。2020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車俊到湖州調研,藤卓是被調研的3家企業之一。
這些年來,藤卓的發展看似順風順水,其實并不容易,個中甘苦,只有沈斌自己知道。他說別人看自己好像很風光,其實很難。
“我頭發都熬白了,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解決企業的經營痛點,這非常燒腦,晚上都睡不著。辦企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企業要發展,無論是資金還是精力的投入,都是無止境的,而且隨著企業規模的增長,發展的困難會越來越大?!鄙虮蟾锌?,也認為企業是一個綜合體,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產品優勢、規模優勢、資金優勢、外部資源等等,各個環節都要做到位,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破圈發展,將目光投向更遠方
近幾年,即使遭遇疫情沖擊,藤卓仍然保持產值高速增長的勢頭。然而,頗具戰略眼光和前瞻思維的沈斌早已經將目光投向遠方。
他認為,藤卓在縫制設備領域的發展已經遇到了瓶頸和天花板。“這些年,該做的客戶我們都做了,目前行業主流整機廠家絕大多數都已經成為藤卓的客戶,老客戶深挖,新客戶開發也幾乎已經做到極致”。那么藤卓接下來該怎么辦?破圈。去開發其他行業市場,跟貿易商合作——對藤卓未來的發展方向,沈斌顯然早已成竹在胸。
他認為,未來企業的增長點將來自縫制設備自動化的普及。同時,要抓住紡機、電子等行業的發展機遇,目前相關業務正在開展。渠道方面,除了終端企業配套,還要拓展電商、OEM和外貿業務,渠道要多管齊下,產品要系列化。
沈斌將藤卓未來的產品研發方向定位于高端市場,做精品,做系列化。他指出,藤卓要靠品質而不是靠價格去競爭,要以替代進口產品為目標,國外品牌有的產品,藤卓也要有。
機加工車間
按照規劃,未來藤卓在縫制設備氣動元件領域的產值將維持在目前7000萬元至8000萬元的水平,而其他行業市場的占比將快速提升。
氣動元件廠商眾多,市場競爭向來激烈,品質和服務是藤卓的致勝法寶。先進的生產裝備和管理水平是藤卓優質產品的保障。藤卓是縫機零件加工領域裝備和管理最先進的企業之一,工廠采用ERP和MES、QMS、PLM系統進行生產和管理,在管理體系、流程、制度以及是否形成閉環和可追溯等方面都能滿足高端客戶嚴苛的驗廠要求。藤卓的服務則是沈斌引以為榮的獨家優勢。它堅持向客戶提供組件產品而不是散件,這給客戶帶來很大的便利。
如日中天的藤卓并沒有讓沈斌停下前進的腳步,他精心謀劃的數字化新藤卓已經呼之欲出。建設中的藤卓新廠房占地30畝,廠房面積4萬多平方米,預計將于2024年 3 月建成投產。據沈斌介紹,藤卓新工廠將按照智慧化、數字化小微企業典范的要求來建設,打造全面施行信息化管理的5G數字化工廠。屆時,企業的任何生產經營數據都可以通過電子看板一目了然,物料運輸全部采用AGV,產品開發、圖紙管理、排產計劃、產品生命周期等全部納入數字化管理。
與時俱進
沈斌是一個勤于學習、善于思考的人。他認為企業家要不斷學習、充電,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比如他自己,就需要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家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戰略規劃和相關政策。“我們要掌握行業形勢、發展態勢,還要懂得借勢,根據企業實際制定發展規劃,唯有如此,企業才能行穩致遠?!彼貏e強調,學習不能盲目,更不能為了學習而學習,要結合企業實際,要能學以致用。
這些年,除了向行業內的優秀企業學習之外,沈斌還參觀、研究了大量其他行業的優秀企業,包括政府組織的考察培訓活動等。
通過對形勢和政策的學習研究,以及對行業趨勢的分析把握, 沈斌為藤卓制定了正確的發展路徑:首先通過傳統制造業,形成一定的規模和實力,然后再結合時代潮流和國家戰略,向高端裝備制造業方向突破。藤卓未來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對標國際頂尖品牌,把替代進口高端產品作為企業的市場定位和產品研發方向。
在看到縫機行業發展瓶頸的同時,沈斌更看到了其他行業廣闊的市場前景。他認為很多行業,包括以前不敢想的航空、船舶、醫療設備等,對藤卓來說都有很大的機會?!耙竽懙叵耄∪绻B想都不敢想,何來成功?”
裝配車間
藤卓的企業文化,也是沈斌自己琢磨出來的。他為藤卓確立的企業愿景是致力于成為自動化工業氣動元件的優質供應商,使命是持續性為合作伙伴輸出價值。他說以前自己對這些概念并不清晰,后來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和自己不斷思考,慢慢就有了。
沈斌辦公室的墻上貼著三幅字,分別是初心、舍得和感恩。他對三個詞的理解和踐行是:初心是要時刻牢記自己當初創辦企業是為了什么,無論形勢如何變幻,都要堅守初心,不能輕易被外部因素所左右;舍得是利他,要善待合作伙伴和員工;感恩是不忘本,凡是幫助過自己的人,都要銘記于心,有機會就要回報、幫助對方。
這三幅字對面的墻上,還貼著另外一幅字:居安思危。
盡管藤卓已經很成功了,但年輕的沈斌依然保持著創業初期的勇氣和決心,依然在努力奮斗。他把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滿滿當當。10月13日下午,接受我們采訪之后,他馬上要和校企合作的幾個博士探討新產品的研發。然后趕往杭州,參加專精特新企業的培訓活動。15日去貴陽參加客戶的供應商年會……
沈斌最近在正在研究“薪晉考”,他要為藤卓要建立適合公司現階段的薪酬、晉升及考核體系。
沈斌不僅有把藤卓打造成高端氣動元件領域標桿企業的雄心,還有為行業強大貢獻力量的抱負。他說,中國縫機業要從大國做到強國、實現高質量發展,既需要全行業創新企業攻堅克難,也需要包括藤卓在內的新興成長企業沖鋒陷陣。在大環境低迷的艱難時刻,這樣的勃勃朝氣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