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JACK,C6包縫機,工業縫紉機維修部
回顧過去的一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危與機并存,調整與創新交織。行業企業苦練內功,保持韌勁,積極轉型,在不確定性中挖掘出發展新優勢,鍛造出成長新動能。
在此過程中,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以服務國家戰略為使命,振奮精神,銳意革新,強化黨建引領、戰略引領,加快行業治理體系建設,引領和推動行業企業化危為機,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實現高質量發展。
展望2023,機遇和挑戰仍然并存,并將有新的發展變化。接下來,協會將如何進一步推動行業的科技創新?如何進一步完善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此外,為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協會自身將如何提升服務能力?
近日,我們專訪了協會理事長楊曉京先生。以下是訪談實錄。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 楊曉京
今年行業市場啟動進程可能會加快
中外縫制設備:楊理事長好。過去一年來,我國經受了世界變局加快演變、新冠疫情沖擊和國內經濟下行等多重考驗,我們縫制機械行業在上級部門正確領導下,發展雖然受到了較大影響,但是也保持了穩健發展的態勢。過去一年來,行業發展克服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企業發展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突破。隨著疫情管控全面放開,有人認為,鑒于不確定性增加,2023年的行業發展形勢仍不容樂觀。對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理事長是怎么看的?
楊曉京:來到2023年,擺在我們面前的困難還有很多,行業仍將面臨疫情影響、地緣動蕩、全球經濟下滑等諸多挑戰。因此,我總體的判斷是,2023年可能還將在谷底徘徊,但是不可能比2022年更低。那么在這個基本判斷前提之下,可能國外市場還是要略好于國內市場。
此外,我們原本預測要到今年下半年,行業市場可能才會有一些啟動。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時間上可能要快一些。具體有多快,還要看疫情進展和國家政策配套實施的力度有多大。
我相信,只要全行業企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要求,準確把握“三新一高”戰略思想和部署,進一步堅定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調整戰略規劃、加速智能升級,加快科技創新、穩定產品質量,拓展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推動產業鏈重構,強化內部管理、著力提質增效,補短板,強弱項,穩基礎,提能力,就一定能夠繼續朝著強國第一陣營目標不斷邁進。中外縫制設備:行業普通預期,CISMA2023將是疫情管控全面放開之后,一次全面回歸國際性的行業盛會。目前展會籌備情況如何?屆時將有哪些驚喜和突出亮點?
楊曉京:CISMA2023目前還是按照協會的重點工作部署在穩步推進,實際上這項工作從去年CISMA2021結束之后,就著手啟動了。
目前參展企業報名還是非常踴躍,正像你剛剛說的,大家對于CISMA2023都給予了很高的期望,因為它是三年疫情之后CISMA的首秀,同時由于中國在全球縫機行業中的中心地位,也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CISMA2019 展會現場
從我現在的預判來看,我們國內疫情防控措施的放開,對CISMA2023來說是一個利好,屆時應該會有很多海外客商來華觀展。這不僅僅意味著觀眾人數的增加,同時對參展商的展出效果,以及對信心的提振,都是很有幫助的。但是,具體實際情況還要看國家對外商來華簽證政策及其他利好措施的施行情況。
至于說今年展會會有哪些亮點,第一,從招展環節來說,除了傳統的縫前縫中縫后設備以及刺繡機之外,我們也考慮把展品產業鏈進行拓展,比如鞋機、洗滌設備、印染設備等等,和縫制相關的一些領域。從目前來看,比如刺繡機,CISMA2021參展的企業不是特別多,但是CISMA2023報名的就非常踴躍。
第二,招商環節上,加大對紡織服裝、皮革羽絨等下游用戶的推廣力度;利用海外經銷商、重要企業的國外渠道、駐外使領館、海外合作媒體。加強對海外觀眾的宣傳力度;同時,協會展覽中心也正準備“走出去”,面對面地和一些重點客戶以及產業集群地區來做推廣和招商。
第三,在活動組織上,除了一些傳統的活動,比如主題示范產品評選、國際合作論壇、科技論壇、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等,還有從CISMA2021開啟的海外經銷商評選等等,這些活動還將在CISMA2023繼續舉辦。同時,比如開幕式這樣的常規活動,也會做一些形式上的創新。
第四,在新聞宣傳方面,往年也開展了大量創新的工作,但是我覺得還不夠,CISMA在產業下游,比如服裝家紡產業、皮革產業用戶中的影響力還不夠,我們還要加大宣傳力度,尤其是要創新宣傳報道方式和強化新媒體報道力度,以適應現在受眾對新聞報道內容和渠道的新要求。
總之,CISMA2023作為協會今年的重點項目,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去統籌和推進,在這個過程中也會有更多新亮點不斷涌現。
知識產權保護需要三個“加強”
中外縫制設備:在不久前的行業大會上,楊理事長對未來一年的行業工作提出了幾點要求。要求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行業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協會服務體系。請理事長詳細談談,協會將如何進一步推動整個行業的科技創新?譬如在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可以做哪些工作?
楊曉京:這個問題需要分兩方面來講。
一方面,知識產權保護歷來是協會非常關注以及下大力氣去推動的主要工作。前些年協會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歷來由協會相關領導擔任小組負責人,加強協會層面的統籌把握和管理。我個人覺得,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需要有三個“加強”。
第一,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正面宣傳和引導,樹立“創新光榮,侵權可恥”的行業正風氣。最近幾年協會也在跟國家知識產權局建立一些合作,把一定時期內涉及到我們行業的專利復制下來,然后在進行調整和分析之后,通過協會媒體平臺發布出去。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有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
第二,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協調工作。為什么說“協調”?因為行業協會的首要職能在于引導、宣傳、協調、督促和服務。所以我們做的工作主要就是協調,包括最近幾年也有一些企業因為知識產權糾紛找到協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都是積極地在兩家甚至三家企業之間做一些協調工作。當然,有的協調成功,有的協調不成功,多數就是走法律途徑來解決,協會也是鼓勵的。
第三,要加強對違規事件的曝光力度,只要有法院及相關行政管理機關認定的侵權行為,我們都會積極處理,在行業中起到震懾作用。以CISMA為例,會刊上企業提供宣傳頁,我們在編輯過程中都會審核,只要涉及專利和商標侵權的,都會跟當事企業提出。參展現場也是如此。我們在布展階段就會核查,只要有問題馬上讓展商整改。如果開展了之后再出現問題,我們也聘請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的執法人員到現場,就是要起到這種震懾作用。
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我個人覺得,如果某一個專利很容易被同行或其他人模仿的話,那這個專利是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也要打一個大問號。所謂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就是別人想模仿但很難輕易模仿的東西。當然這是我個人的觀點。
中外縫制設備:在行業治理方面,目前行業主要面臨哪些問題?該如何進一步完善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
楊曉京:完善行業的治理體系,事實上這是一個新課題。
行業的治理體系和協會自身的治理體系不太一樣。
我認為行業的治理體系,第一是行業的發展主題以及發展方向,它要符合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要堅決服務國家戰略,我覺得在這方面我們行業做得非常不錯。無論是結構調整、智能升級還是數字化引領,我們應該說還是走在了前面的。
比如近十年來,國產品牌申請的專利數量就遠遠超過國外企業申請專利的數量。
所以談到創新引領的動力,我們行業是領先的。但是同時,我們在順應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和服務國家戰略方面,也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
拿數字化來說,誰能真正能說得清縫制機械行業未來數字化發展的方向以及實現路徑?我覺得可能還沒有。
第二,在科技創新方面,既有前面講過的引領發展的動力,又同時存在著知識產權保護不力、同質化產品較多的問題,甚至卷到價格戰的漩渦里。
第三,行業的結構調整步伐還是不夠快。我們多數的企業主要還是以服裝產業為主,當然服裝行業也很大,但是實際上除了服裝行業,還有很多領域值得我們去拓展,比如家紡、皮革、軟體家具、汽車等等。目前有一些企業,比如TPET、舒普,就在做這樣一些拓展和創新突破,但是我個人感覺,類似的企業還是偏少了一些。還應該有更多企業去向非服裝領域去拓展,我覺得這個領域真要是拓展起來,市場容量不見得比服裝產業要小。
第四,行業企業的管理和內部治理水平仍然參差不齊。一些頭部企業,比如杰克、上工申貝,無論是生產現場管理、市場開拓還是質量控制、企業文化等,都搞得非常好。但是還有更多的中小企業,或家庭作坊式企業,這方面的管理和治理就差強人意。當然,我不是說小企業就不行,如果小企業能做成小而美的單項冠軍或隱形冠軍,也是很好的。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第十一次會員代表大會
既然行業的治理現在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那么破解的路徑何在?就是我在十一屆二次理事會總結發言中所說的:第一要加強黨的領導、強化黨建引領,要把握好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
第二是要加強戰略引領,發展專精特新。因為未來行業的發展,可能是由一批規模化生產的企業在引領,但同時也要有更多的專精特新企業。
第三,要加強“四大變革”,實現轉型升級。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率、動力“三大變革”,2021年協會在制訂行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時增加了一個“模式變革”,從而形成“四大變革”,就是要號召和推動我們的企業聚焦動能轉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行業發展穩中求進。
第四,是加強人才培養,弘揚工匠精神。行業要做到高質量發展,一定需要高質量人才。所以還要進一步優化企業引人用人育人留人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行業發展的事業中來。用核心競爭力打造來破解“內卷”難題
中外縫制設備:為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從協會的角度看,將如何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
楊曉京:我認為還是要按照何燁會長當初提出來的“以建設一個中心,打造六個平臺”的思路,去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協會自身的治理體系和服務能力。
所謂“一個中心”,就是要加強秘書處團隊的建設,要打造一個市場化、國際化、職業化、專業化的秘書處團隊。六個平臺,也就是把協會的工作分成了六個方面,比如會議活動平臺、信息研究和發布平臺、科技平臺、質量品牌平臺、人才教育平臺、市場引導和市場建設以及國內外交流平臺。我覺得接下來還是要朝著這個方向去發展。
當然實事求是地講,協會自身的建設還需要強化,我們的服務能力也還存在一些差距。因為協會的基本功能我剛剛說了,就是協調、組織、服務以及引領,如果說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了解和掌握行業的情況,怎么去引領和引導呢?所以總體來講,我們的團隊還需要不斷成長。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黨支部2021年度組織生活會
中外縫制設備:不久前的行業大會主題是“跨越產業周期 厚植發展動能”,應該說這個主題非常好,切中了行業發展的痛點。從行業協會角度看,如果要實現“跨越產業周期”的目標,還需要做哪些工作?
楊曉京:其實說到產業周期,無非就是幾年一個高峰一個低谷,那么如何去平滑這個周期?就是要創新。只有創新才能永葆行業增長點。但是創新的路徑很多,比如說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模式創新等等,行業企業都可以去深挖。
當然,如果說還需要做哪些工作,我總結了四句話——
第一是服務國家戰略,增強影響力;第二是堅持科技創新,激發新活力;第三是調整產業結構,優化新布局;第四是深化企業管理,提升競爭力。
中外縫制設備:中國縫機行業正在從縫機大國向縫機強國邁進,從行業協會角度看,行業企業尤其是頭部企業應該肩負怎樣的責任擔當?
楊曉京:首先,一個行業要有頭部企業,或者說明星企業,能夠代表行業現階段以及未來一段時期內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那么,這些企業在行業發展過程中,它要切實地起到引領或影響周邊更多企業,去團結供應商和經銷商共同發展的作用。
比如現在許多行業企業,積極學習汲取杰克發展管理上的有益經驗。那么實際杰克其實就起到了這樣一個引領的作用。所以應該鼓勵更多的企業,能夠成長為像杰克這樣的企業,去引領行業發展。
一是希望杰克更好地落實國家、地方政府及行業的發展戰略,起到引領、示范作用;第二是更多積極承擔行業協會及各專業委員會的工作;第三是團結帶領產業鏈相關企業,實現合作共贏;第四是不斷加強完善企業內部治理。
中外縫制設備:最后一個問題?,F在大家談得比較多的,還是行業的內卷,包括產品的同質化問題也很嚴重。那么如果要破解行業內卷的難題,除了企業自身加強研發創新之外,理事長認為還有其它好的出路嗎?
楊曉京:美國著名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早就說過,一個企業發展的戰略,要么是成本領先,要么是差異化經營。所以就像剛才我說的,這個行業需要一些規?;钠髽I起到引領帶動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大批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起到中堅作用。
因此,要說內卷怎么破,就是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那么如何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要企業在產品研發、市場拓展、經營管理過程中,要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做法和文化,以區別于其他企業。除此之外,我們又不可能倒回到計劃經濟時代,還是要靠自身實力在市場上以差異化競爭取勝。
中外縫制設備:謝謝楊理事長接受我們采訪。
楊曉京:借此機會,也通過全縫信息中心這個平臺,向行業和下游行業的讀者們拜個早年,祝大家新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