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機1903釘扣機比較熟悉,壓腳中心原點怎么調整,現在是機針打到扣子上斷針
元宵節剛過,就有臺州朋友興奮地發來信息,說有一家行業企業,雖然規模不大,但今年的訂單呈現爆發式增長,預計全年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要暴增20倍。
在疫情剛結束、行業普遍承受高庫存低需求壓力的當下,竟然還有這樣的寶藏企業?!好奇心一旦被“勾”起來,就很難壓下去。索性收拾行裝,去當地一探究竟。
原來,這家企業名叫弘宇科技,去年六月剛搬到位于臺州椒江區的飛躍科創園。創始人兼總經理名叫林克,生在一個縫紉機世家。因為從小就浸淫在縫紉機的世界,自己又喜歡搞機電,他20年前大學一畢業,就只身一人來到臺州創業,從少有人關注的電機切入,一頭扎進這個縫紉機之都的“大海”里暢游。
剛進大海游泳,難免有嗆水的時候。林克最早做的是離合器電機和節能電機,但是到了2014年前后,隨著電腦平縫機的大面積流行,普通的離合電機突然沒市場了。那段時間是林克日子最難過的,一方面要緊急轉型研發伺服電機,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對生意斷崖式下跌的慘淡。
直到2022年年初,飛躍決定啟動中高端家用縫紉機項目時,林克的事業才突然有了轉機。
一般而言,家用縫紉機用的都是老式的串激電機,它是個易耗品,而如果改為伺服電機的話,則沒有壽命極限。但是家用縫紉機的伺服電機還沒有品牌用過,研發起來也沒那么簡單。飛躍當時找到林克,本來是希望請他給一點參考意見,但是當林克聽到這一需求之后,馬上就自告奮勇地應承下來。他說,“別看我工廠小,但我技術和質量完全可以做到”。
結果林克說到做到,他和飛躍團隊緊密合作,一個月之內就把樣機做出來了。這款適用于家用縫紉機的伺服電機為全球首創,性能經過全方位測試,超出了飛躍預期。這股子沖勁和踏實的工作作風,讓飛躍看到了一種久違的精氣神。
近十幾年來,盡管林克的創業過程充滿著磕磕絆絆,但他一直非常重視人才和技術研發,只要是符合公司開發標準的工程師人才,他都會想辦法留下,不斷擴充自己的技術力量。近幾年來,林克已將研發重點聚焦于工業伺服電控系統、門禁電機以及機器人電控系統上。
基于對林克團隊技術實力和行事風格的認可,雙方很快達成合作意向。但是因為林克多年來一直埋頭于技術研發,一點微薄的利潤也幾乎損耗在不停的搬遷中,以致于沒有固定的廠房,也沒有充足的流動資金。
在這種情況下,飛躍決定與林克團隊深度合作,林克的公司更名為弘宇科技,飛躍不僅僅提供場地、人員,還提供資金和市場渠道支持,全方位幫助弘宇做大做強。之后,弘宇科技正式落戶飛躍科創園,一開始先租了兩三個月,后來又買了一棟廠房,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弘宇有了場地、資金和人員的支持之后,長期積累下的研發實力和技術經驗開始厚積薄發。不到一年的時間,弘宇已經先后攻克了電子縫繡一體機和包縫伺服電機,目前正在主攻單頭刺繡機,預計在兩三個月內就能完成。
以前,林克公司一個月的生意可能都做不到一百萬,但自從弘宇科技去年5月成立之后,每個月的業績翻倍增長,今年2月份已經做到4000萬元產值。
如今,弘宇的產品不僅僅局限于縫紉機伺服電機,還包括工業伺服電控系統,自動門禁、機器人電控系統等,目前訂單火爆。據了解,弘宇今年又在公司旁邊租了一個3000多平方米的大平層,預計今年的產值目標可以做到5億元。
弘宇科技的故事,只是飛躍科創園里眾多成功案例中的一個。
在距弘宇幾百米遠的一個辦公樓里,坐落著另一家高科技企業——浙江一晶科技。這家公司是幾年前由飛躍科創園通過股權招商的方式引進來的,主要研發生產石英晶體元器件系列產品,目前70%以上的產品都出口國外。另外一些面向國內的產能,主要就是配套給弘宇科技,為其伺服電機提供驅動IC。
2022年,飛躍科創園100萬方高標準廠房全部投入使用后,已經涌現出衣拿科技這樣的全球行業龍頭企業。后來,園區又把原衣拿科技的大樓給了一晶科技,成就了一晶科技的高速成長。同時,又把原一晶科技大樓騰給了弘宇科技,為弘宇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飛躍科創園的穿針引線下,方圓一公里的科創園區內,就形成了一個緊密協同的產業生態鏈條。飛躍100萬臺的家用縫紉機產能,幾乎不用出園區,就能從設計、制造到零部件配套(包括外殼、塑料件、線圈、電子板等),實現一條龍下線。
目前飛躍科創園區內共匯聚了大大小小的企業500多家,其中20多家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除了100余家縫制設備企業之外,其它的都是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電子信息和醫療器械等行業企業。
這些企業在園區內并不是單打獨斗,而是在飛躍科創園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支持下,在飛躍的全方位賦能下,包括引入金融資源幫助企業融資等,推動企業之間彼此資源共享、緊密協作,實現1+1>2的共創共贏效應。
飛躍善于成人之美,而這些兄弟企業又彼此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營造出一個美美與共的科創園區新生態。
一位園區規劃專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要幻想自己坐在一個熱氣球上,看看底下的這片土地因你的想象力、設計力和結合實際的因地制宜,而變得欣欣向榮的場景。
以前,飛躍科創園區還是一片只有一層樓高的破舊老廠房,設備簡陋、配套也不足。經過臺州椒江區和飛躍登高望遠式的規劃與統籌,這片土地如今真的是欣欣向榮、活力四射。
在國與國、地方與地方的新時代的競爭中,純粹靠單個企業的自發創造已經不夠,需要整合各種資源,創造各種配套條件,培育新的產業形態,促進高質量發展。
從這個意義上說,飛躍科創園闖出了一條嶄新的路子,它為中國科創園區的可持續發展內涵貢獻了新的內容。
在采訪的最后,我們跟林克開玩笑地說,弘宇科技應該不會再搬家了。這話或許說得太早了一些。因為飛躍科創園正在整合周邊的土地資源,以更高水平和更高標準,朝著總面積200萬平方米的高端產業園邁進。飛躍自身以產業園建設為依托,已形成飛躍系核心企業五大板塊——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智能縫紉、電機電控和再生資源新材料全產業鏈的百億銷售產值,飛躍科創園向著千億產業園邁進。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讓有夢想的人活得比夢想更精彩。可以想象,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像弘宇科技這樣的勵志故事,還將在飛躍科創園里繼續上演。
在疫情剛結束、行業普遍承受高庫存低需求壓力的當下,竟然還有這樣的寶藏企業?!好奇心一旦被“勾”起來,就很難壓下去。索性收拾行裝,去當地一探究竟。
弘宇科技的前世今生:從游走在生死邊緣到業績爆棚
原來,這家企業名叫弘宇科技,去年六月剛搬到位于臺州椒江區的飛躍科創園。創始人兼總經理名叫林克,生在一個縫紉機世家。因為從小就浸淫在縫紉機的世界,自己又喜歡搞機電,他20年前大學一畢業,就只身一人來到臺州創業,從少有人關注的電機切入,一頭扎進這個縫紉機之都的“大海”里暢游。
剛進大海游泳,難免有嗆水的時候。林克最早做的是離合器電機和節能電機,但是到了2014年前后,隨著電腦平縫機的大面積流行,普通的離合電機突然沒市場了。那段時間是林克日子最難過的,一方面要緊急轉型研發伺服電機,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對生意斷崖式下跌的慘淡。
直到2022年年初,飛躍決定啟動中高端家用縫紉機項目時,林克的事業才突然有了轉機。
2022年年初,飛躍啟動中高端家用縫紉機項目
一般而言,家用縫紉機用的都是老式的串激電機,它是個易耗品,而如果改為伺服電機的話,則沒有壽命極限。但是家用縫紉機的伺服電機還沒有品牌用過,研發起來也沒那么簡單。飛躍當時找到林克,本來是希望請他給一點參考意見,但是當林克聽到這一需求之后,馬上就自告奮勇地應承下來。他說,“別看我工廠小,但我技術和質量完全可以做到”。
結果林克說到做到,他和飛躍團隊緊密合作,一個月之內就把樣機做出來了。這款適用于家用縫紉機的伺服電機為全球首創,性能經過全方位測試,超出了飛躍預期。這股子沖勁和踏實的工作作風,讓飛躍看到了一種久違的精氣神。
近幾年來,林克將研發重點聚焦于工業伺服電控系統、門禁電機以及機器人電控系統上
近十幾年來,盡管林克的創業過程充滿著磕磕絆絆,但他一直非常重視人才和技術研發,只要是符合公司開發標準的工程師人才,他都會想辦法留下,不斷擴充自己的技術力量。近幾年來,林克已將研發重點聚焦于工業伺服電控系統、門禁電機以及機器人電控系統上。
基于對林克團隊技術實力和行事風格的認可,雙方很快達成合作意向。但是因為林克多年來一直埋頭于技術研發,一點微薄的利潤也幾乎損耗在不停的搬遷中,以致于沒有固定的廠房,也沒有充足的流動資金。
在這種情況下,飛躍決定與林克團隊深度合作,林克的公司更名為弘宇科技,飛躍不僅僅提供場地、人員,還提供資金和市場渠道支持,全方位幫助弘宇做大做強。之后,弘宇科技正式落戶飛躍科創園,一開始先租了兩三個月,后來又買了一棟廠房,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弘宇有了場地、資金和人員的支持之后,長期積累下的研發實力和技術經驗開始厚積薄發。不到一年的時間,弘宇已經先后攻克了電子縫繡一體機和包縫伺服電機,目前正在主攻單頭刺繡機,預計在兩三個月內就能完成。
以前,林克公司一個月的生意可能都做不到一百萬,但自從弘宇科技去年5月成立之后,每個月的業績翻倍增長,今年2月份已經做到4000萬元產值。
如今,弘宇的產品不僅僅局限于縫紉機伺服電機,還包括工業伺服電控系統,自動門禁、機器人電控系統等,目前訂單火爆。據了解,弘宇今年又在公司旁邊租了一個3000多平方米的大平層,預計今年的產值目標可以做到5億元。
讓有夢想的人活得比夢想更精彩
弘宇科技的故事,只是飛躍科創園里眾多成功案例中的一個。
在距弘宇幾百米遠的一個辦公樓里,坐落著另一家高科技企業——浙江一晶科技。這家公司是幾年前由飛躍科創園通過股權招商的方式引進來的,主要研發生產石英晶體元器件系列產品,目前70%以上的產品都出口國外。另外一些面向國內的產能,主要就是配套給弘宇科技,為其伺服電機提供驅動IC。
2022年,飛躍科創園100萬方高標準廠房全部投入使用后,已經涌現出衣拿科技這樣的全球行業龍頭企業。后來,園區又把原衣拿科技的大樓給了一晶科技,成就了一晶科技的高速成長。同時,又把原一晶科技大樓騰給了弘宇科技,為弘宇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飛躍科創園區內共匯聚了大大小小的企業500多家
在飛躍科創園的穿針引線下,方圓一公里的科創園區內,就形成了一個緊密協同的產業生態鏈條。飛躍100萬臺的家用縫紉機產能,幾乎不用出園區,就能從設計、制造到零部件配套(包括外殼、塑料件、線圈、電子板等),實現一條龍下線。
目前飛躍科創園區內共匯聚了大大小小的企業500多家,其中20多家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除了100余家縫制設備企業之外,其它的都是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電子信息和醫療器械等行業企業。
這些企業在園區內并不是單打獨斗,而是在飛躍科創園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支持下,在飛躍的全方位賦能下,包括引入金融資源幫助企業融資等,推動企業之間彼此資源共享、緊密協作,實現1+1>2的共創共贏效應。
飛躍善于成人之美,而這些兄弟企業又彼此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營造出一個美美與共的科創園區新生態。
一位園區規劃專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要幻想自己坐在一個熱氣球上,看看底下的這片土地因你的想象力、設計力和結合實際的因地制宜,而變得欣欣向榮的場景。
以前,飛躍科創園區還是一片只有一層樓高的破舊老廠房,設備簡陋、配套也不足。經過臺州椒江區和飛躍登高望遠式的規劃與統籌,這片土地如今真的是欣欣向榮、活力四射。
這片土地經過科學規劃與統籌,如今已是欣欣向榮、活力四射
在國與國、地方與地方的新時代的競爭中,純粹靠單個企業的自發創造已經不夠,需要整合各種資源,創造各種配套條件,培育新的產業形態,促進高質量發展。
從這個意義上說,飛躍科創園闖出了一條嶄新的路子,它為中國科創園區的可持續發展內涵貢獻了新的內容。
在采訪的最后,我們跟林克開玩笑地說,弘宇科技應該不會再搬家了。這話或許說得太早了一些。因為飛躍科創園正在整合周邊的土地資源,以更高水平和更高標準,朝著總面積200萬平方米的高端產業園邁進。飛躍自身以產業園建設為依托,已形成飛躍系核心企業五大板塊——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智能縫紉、電機電控和再生資源新材料全產業鏈的百億銷售產值,飛躍科創園向著千億產業園邁進。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讓有夢想的人活得比夢想更精彩。可以想象,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像弘宇科技這樣的勵志故事,還將在飛躍科創園里繼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