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針 : 1 、壓腳壓力太小,送布不良而斷針,適當增加壓腳壓力,使送布正常 2 、彎針與直機針相碰,按標準調整彎針與直機針的配合位置 3 、繃針與直機針相碰,按標準調整繃針與直機針的配合位置 4 、直機針與護針桿配合不當,按標準調整機針與護針桿的配合 5 、彎針尖圓禿,更換新彎針 6 、針桿和針桿套筒磨損太大,使針桿與針桿套筒配合松動,更換針桿和針桿套筒 7 、針板上的針眼太小,更新大針眼針板或換小號機針 8 、機件松動較大,檢查鉤線機構各機件之間的配合和磨損情況,按標準調整配尺寸,磨損嚴重機件更換 花針 : 1 、直機針太低使直機針線圈形成太大,使線圈之間相互交織在一起,按直機針高度定位標準重新定位 2 、針板舌頭太狹,使直針線圈容易產生拼攏,更換新針板 3 、彎針下面太狹,且呈圓形,也容易使直針線圈在彎針上不能各自分開,使線圈相互交織在一起而產生花針,更換新彎針 4 、直機針與彎針配合不良,按標準調整機針與彎針配合位置 縫料起皺 : 1 、差動送料比率不當,適當調整差動送料比率 2 、送布牙高低,前后位置不當,按標準重新調整送布牙高低,前后位置 3 、縫線張力過大,適當調整縫線張力 4 、壓腳壓力太大或太小,適當調整壓腳壓力 5 、小壓腳失去上下靈活運動,大小壓腳之間嵌入縫線或生銹,清除大小壓腳之間異物,生銹外除銹或更換銹壓腳 線跡不良 : 1 、線的粗細不一,改用較好的縫線 2 、夾線器工作不正常,清除夾線器內雜塵,使過線平順 3 、過線器定位不正確,調整針線、彎針線、繃針線的張力 4 、過線孔不光滑,打磨或拋光過線孔 針洞 : 1 、直機針針尖鈍或發毛,更換機針 2 、與縫料比較,機針太粗,改用較粗的機針 3 、針板眼太小或起邊角,把針板眼修圓
|